《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和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四書 》之一,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見于趙岐《孟子題辭》:“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
《孟子》是中國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記錄了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國思想和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記錄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一書共七篇,是戰(zhàn)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匯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各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游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策略(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
在中國思想史上,《孟子》與《論語》同列四書,是啟發(fā)后世中國的主流思想的著作。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這本書的主要作者孟子,名軻字子輿,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強調對人的重視。他率先提出了民貴君輕的思想,他推崇仁政,但在崇尚武力的時代,他的思想不為君王所接受。
(一) 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
相比于論語中文字的含蓄簡約,孟子的著作是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而我們經常所說的孟母三遷的主人公也是孟子,傳說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huán)境搬了三次家,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一個孩子的成就與家庭教育是離不開的。
《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 《孟子》,戰(zhàn)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孟子》作為儒家經典之一,一直被視為必讀書目,《孟子》記錄的是孟子的治國思想、觀點(如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
擴展閱讀,以下內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孟子》的歷史是什么?
孟子(約前372年~前289),名軻,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他受業(yè)于孔子的孫子子思的門人,是繼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一位大師,后世多以他與孔子并稱為“孔孟”?!睹献印芬粫敲陷V晚年和*在一起共同編纂的,全書共三萬五千多字,基本上是一部對話語錄集。它比較詳細地記載了孟軻游說各國時與各諸侯王以及其他一些學人論述各種問題的經過和彼此的重要言論,雖然總的說來它還沒有脫離語錄體,但無淪從篇章結構和言辭文采上,都較之《論語》有了很大發(fā)展。
孟子是什么樣人
孟子是一個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堅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維度,堅持道不同不相為謀,充分彰顯出其人格魅力。
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家。他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屬孔子**,是曾子的再傳*。
1、正直篤行。孟子周游列國,以“王道”“仁政”等學說游說諸侯針砭世事,在手握大權的國君面前,沒有絲毫奴顏媚骨,而是正直篤行,氣宇軒昂,與君主對論,論辯滔滔,宏大深刻。
2、仁政為民。戰(zhàn)國時期群雄相爭,孟子主張統(tǒng)治者靠道德的力量統(tǒng)治天下,實行仁政,提倡貴民、愛民、保民、養(yǎng)民、教民、樂民等民本思想,強調“法先王”“與民同樂”“推恩”“輕徭薄賦”“養(yǎng)民施教”,然后才可以為民父母。
這也是孟子獨特人格所在。這不僅為后世有為的統(tǒng)治者提供了治國的基本方略,其中所蘊含的民主思想更具有超越時代的價值而為后人所稱道。
3、舍生取義。孟子說:“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彼粌H用這條標準來要求自己,還以之教化君王。他以儒者的智慧和擔當,向梁惠王闡述了國君應以“義”為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道理。
同時,告訴人們,無論是君王,還是普通百姓,要在做事的時候遵守“義”的原則,尤其是在“義利沖突”時,一定不能被眼前的蠅頭小利所迷惑,而喪失了人的尊嚴與道義。應該說,孟子的這種“舍生取義”,正是其大我人格的真實寫照。
擴展資料:
關于孟子的故事: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逝了,母親守節(jié)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
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 庇谑?,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后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也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環(huán)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孟母三遷以后,雖然為兒子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但孟母并沒有因此放松對兒子的嚴加管教。她認為,如果主觀上不勤奮努力,還是難成大器的。所以她抓緊對兒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奮學習。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孟子》是對話體論辯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鮮明。
以《寡人之于國也》為例,其寫作特點:
(1)巧設譬喻,迂回曲折。談問題先把主旨藏起來,從側面、反面、外圍入手,逐漸引向本題。如本意要講實行仁政,卻先以戰(zhàn)役喻,從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覺中跟著他走。這樣,文章如曲徑探幽,引人入勝;文勢則波瀾起伏,毫無板滯。
(2)邏輯謹嚴,層層深入。表面看來,文章鋪張揚厲,散漫無紀,實則邏輯清晰,段落分明,層次井然。如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實,實行仁政,均是層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
(3)詞豐筆活,理足氣盛。善用貼切的比喻、有力的鋪排,考究用詞,講求句式。奇句與偶句,單式句與排比句,交錯使用,筆勢靈活,理直氣壯,談鋒犀利,咄咄*人。文章極富雄辯的氣勢。
孟子的《學說》講述的是什么?
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zhàn)爭,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民本思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意思是說,人民放在第一位,國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認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后蜀時,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并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jié)《孟子》中的有關內容。
仁政學說
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qū)分了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tǒng)治者應該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tǒng)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如果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教育以及統(tǒng)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fā)展而來的。
孟子根據(jù)戰(zhàn)國時期的經驗,總結各國治亂興亡的規(guī)律,提出了一個富有民主性精華的著名命題:“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如何對待人民這一問題,對于國家的治亂興亡,具有極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視民心的向背,通過大量歷史事例反復闡述這是關乎得天下與失天下的關鍵問題。孟子說:“夫仁政,必自經界始”。所謂“經界”,就是劃分整理田界,實行井田制。孟子所設想的井田制,是一種封建性的自然經濟,以一家一戶的小農為基礎,采取勞役地租的剝削形式。每家農戶有五畝之宅,百畝之田,吃穿自給自足。孟子認為,“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只有使人民擁有“恒產”,固定在土地上,安居樂業(yè),他們才不去觸犯刑律,為非作歹。孟子認為,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保障,統(tǒng)治者再興辦學校,用孝悌的道理進行教化,引導他們向善,這就可以造成一種“親親”、“長長”的良好道德風尚,即“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認為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擁護,這樣便可以無敵于天下。孟子所說的仁政要建立在統(tǒng)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礎上。孟子說:“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薄安蝗倘酥摹笔且环N同情仁愛之心。但是,這種同情仁愛之心不同于墨子的“兼愛”,而是從血緣的感情出發(fā)的。孟子主張,“親親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這種不忍人之心在*上的體現(xiàn)。
孟子把倫理和*緊密結合起來,強調道德修養(yǎng)是搞好*的根本。他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來《大學》提出的“修齊治平”就是根據(jù)孟子的這種思想發(fā)展而來的。
道德倫理
孟子把道德規(guī)范概括為四種,即仁、義、禮、智。同時把人倫關系概括為五種,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義的基礎是孝、悌,而孝、悌是處理父子和兄弟血緣關系的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他認為如果每個社會成員都用仁義來處理各種人與人的關系,封建秩序的穩(wěn)定和天下的統(tǒng)一就有了可靠保證。
為了說明這些道德規(guī)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了性善論的思想。他認為,盡管各個社會成員之間有分工的不同和階級的差別,但是他們的人性卻是同一的。他說:“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于人而疑之?圣人與我同類者?!边@里,孟子把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擺在平等的地位,探討他們所具有的普遍的人性。這種探討適應于當時奴隸解放和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標志著人類認識的深化,對倫理思想的發(fā)展是一個巨大的推進。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主要還是仁政、民貴君輕
在*上主張法先王、行仁政,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孟子》一書是孟子的言論匯編,由孟子及其*共同編寫而成,記錄了孟子的語言、*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貴君輕)和*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fā)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你可以看一下百科下面我復制了一點心性論性善與四端 —— 道德價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說”,主要發(fā)揮孔子“仁”的觀念??鬃又械摹叭省比狈α死碚摶A及尚未解釋“道德價值根源”的問題。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價值根源之自覺心”,認為善是人的基本自覺,這種自覺是表現(xiàn)于惻隱、羞惡、辭讓及是非四端?!八亩恕闭f明道德價值的自覺,是與生俱來的。這便能補充孔子“仁”學理論的不足。義利之辨(道德價值的論證) 孟子認為“四端”是內在于自覺心的,屬于人的“本質”,即所謂人的“性”。人之性,必有異于禽獸之處,這種“異于禽獸”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應放棄私利,以達到社會的公義。目的是建立良好的個人道德觀。養(yǎng)氣與成德孟子提出必須靠修養(yǎng)及發(fā)揮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擴充存于內心的“四端”,孟子稱之為“盡性”?!氨M性”的修養(yǎng),培養(yǎng)出浩然之氣,使人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統(tǒng)氣“,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道德天孟子認為現(xiàn)實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標準,便是天。天表現(xiàn)于人,便是性。人苦能有足夠修養(yǎng),便能知天,達致天人合一。*思想民本說:
孟子指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認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決條件。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無道,人民便可推翻他;
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應謹守崗位。法先王:孟子主張行仁政,必須效法先王(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統(tǒng)治*,這樣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仁政與王道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必須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孟子認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統(tǒng)一天下者必具備的條件。而仁政的具體表現(xiàn),就是使家給人民、百姓安樂的王道,要實行王道,又要尊賢使能。德治觀念孔子論“仁”,是自覺的道德;
孟子的“仁”,則兼具教化的功能。君主應培養(yǎng)出德性,這是施行仁政的條件,故主張“有德者執(zhí)政”。反對霸政
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對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減輕民生痛苦,緩和社會矛盾,故孟子主張“王道*”,反對霸力服人?;謴途镏贫?
孟子認為理想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度”。“井田制度”即土地為國家公有,國家授田人民耕種,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當作納稅,因此,農民便有“恒產”(恒常固定的田產),國家自會安定。教育主張(貫徹始終 )孟子認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他說:“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而且,孟子認為修養(yǎng)是求學的基點,但又認為人善性,是無法從外在培養(yǎng)(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終都要憑自己的思考來達致。修身方法上,主張自由發(fā)展,因勢利導。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視學習環(huán)境,置學子于優(yōu)良環(huán)境中,施以自發(fā)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學說對后世的影響啟發(fā)未明理學
孟子提出“內圣之學”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擴充善性,壓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這種內省的修養(yǎng)方法,成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顥、程頤、陸九淵、王陽明等宋明理學家,都是繼承孟子這方面的學說。形成道統(tǒng)觀念孟子時,更把堯、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視為儒家的“道統(tǒng)”(一脈相承的知識系統(tǒng))。從此,儒家的道統(tǒng)觀念與儒家思想之間,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民本思想的影響
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張,一切以民心向背為標準。這套*理論,成為中國傳統(tǒng)*理論的創(chuàng)見,號然此說缺乏現(xiàn)代的民主精神,卻成為傳統(tǒng)治制度中,抑制君權的合理性淵源。孟子“為民制產”的主張,更成為歷代經濟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泵献诱J為君主應以愛護人民為先,為政者要保障人民權利。孟子贊同若君主無道,人民有權推翻政權。
正因此原因,《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沒有得到應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國的后蜀時,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并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滿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刪節(jié)《孟子》中的有關內容。仁政學說孟子繼承和發(fā)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發(fā)展為仁政學說,成為其*思想的核心。他把“親親”、“長長”的原則運用于*,以緩和階級矛盾,維護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長遠利益。
孟子一方面嚴格區(qū)分了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的階級地位,認為“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擬定了一套從天子到庶人的等級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統(tǒng)治者和被統(tǒng)治者的關系比作父母對子女的關系,主張統(tǒng)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心人民的疾苦,人民應該像對待父母一樣去親近、服侍統(tǒng)治者。
孟子認為,這是一種最理想的*,如果統(tǒng)治者實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擁護;反之,如果不顧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將會失去民心而變成*民賊,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體內容很廣泛,包括經濟、*、教育以及統(tǒng)一天下的途徑等,其中貫穿著一條民本思想的線索。而且,這種思想是從春秋時期重民輕神的思想發(fā)展而來的。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