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面對挫折,正確對待人生——《我與地壇》讀后感初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在高中時候,那時候尚在十七八歲的年紀(jì),讀過之后更多的是對作者遭遇的惋惜,沒有過多的想法,絲毫沒在意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對生命的感悟。近幾日,重新走進(jìn)這部作品,
《我與地壇》及作者
也是一中的?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jié)果,文章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著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好書,書名叫做《我與地壇》。
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xùn)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于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寧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
這是中國當(dāng)代作家史鐵生的一部長篇抒情散文。也是他文學(xué)作品中,充滿哲思又極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史鐵生是當(dāng)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我與地壇讀后感 有些時候我也總在想,自己的生命中會不會也有一個想要用心守護(hù)的地壇。母愛在作者的筆下是偉大的,那么在我的生活中,是不是同樣也存在這樣偉大的愛。也許吧,也許是母親付出了太多,讓我習(xí)慣成自然,漸漸忽略了它的存在。然而讀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在雙腿殘廢的沉重打擊下, 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jìn)地壇的,從此以后與地壇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這篇長達(dá)萬言的作品,無論是在表達(dá)主旨上,還是在寫法、語言各個方面,都堪稱是史鐵生對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獨一無二的貢獻(xiàn)。
課文節(jié)選的是《我與地壇》中的第一第二兩個部分.所選部分涉及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作者在突遭不幸雙腿癱瘓后對于生死的深沉思考,一個問題是作者悔恨在母親過早去世后才理解了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文章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我與地壇》所講述的是
《我與地壇》推薦分享
生活不是一場賽跑,而是一次旅行。比賽在乎終點,而旅行在乎沿途風(fēng)景。rn生活需要游戲,但不能游戲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夢死;生活需要藝術(shù),但不能投機(jī)取巧;生活需要勇氣,但不能魯莽蠻干;生活需要重復(fù),但不能重蹈覆轍。
《我與地壇》集中思考和表達(dá)了“生命”的困難與意義,這是史鐵生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jié)晶。散文中飽含作者對人生的種種感悟,對親情的深情謳歌。地壇只是一個載體,而文章的本質(zhì)卻是一個絕望的人尋求希望的過程?!段遗c地壇》全篇語言極富哲理性,在無聲地言說著作者的精神世界。作者對地壇這座古園中的一草一木進(jìn)行了洋溢著生命活力與的描寫與刻畫,可以說在這些事物上寄托著作者最為濃烈的感情,可謂“一草一木總關(guān)情”?!段遗c地壇》發(fā)表后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并獲得廣大作家、文學(xué)評論家的高度評價。
《我與地壇》是史鐵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來搖著輪椅在地壇思索的結(jié)果,文章中飽含了作者對人生的感悟,對親情的謳歌,樸實的文字間洋溢著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優(yōu)秀作品。 史鐵生在二十一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院,從此他再沒
擴(kuò)展閱讀,以下內(nèi)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讀書筆記 抄寫其中的一些來寫感悟 跪求
對于自己殘疾的兒子,母親總是卑微到塵埃,總是想要安慰,卻害怕觸及兒子那顆敏感而又脆弱的心;每一次注視,都飽含深深的擔(dān)憂與愛憐,卻對無力改變兒子現(xiàn)狀而感到傷懷,難過,無力,而又不知所措。作為母親,那顆心時刻為子女跳動,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把愛注入。甚至兒子任何細(xì)微的舉動,都能牽扯母親的心。不管兒子如何表虐無常,如何任性妄為,母親都默默承受,仍然無微不至照顧兒子。在她眼里,母親照顧兒子是作為母親的天職,她是不會讓自己的兒子自暴自棄,隨波逐流,自甘沉淪。史鐵生寫的這段話把母親的形象刻畫細(xì)致入微,不僅是對逝去的母親的懷念,更是對母親在自己那段黑暗的歲月里不離不棄,母愛依舊的感恩。
寥寥數(shù)語,表現(xiàn)*之間的深情,令人感動。
在初中,我學(xué)這篇文章時,很是感動,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合歡樹閱讀感悟
這是一個講母愛的故事:史鐵生雙腿殘疾,頭上開始有了白發(fā),母親總找來稀奇古怪的偏方給他吃,但始終不見療效。為了讓兒子開心一些,母親挖來一株“含羞草”,種在花盆里,后來才知道這是一棵合歡樹,是個好兆頭,母親很高興。多年以后,合歡樹長到很高了??杀?,他的母親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感人,多么善良的母親。每次找來偏方,洗、敷、熏、灸,忙得不可開交。每一回都虔誠地抱著希望,但是上帝是多么的不公平,最后一次,兒子的胯上被熏成燙傷,母親幾乎瘋了。為了兒子,她能吃的苦都吃了。正是由于母親的照顧,史鐵生沒有因此頹廢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對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讀到這里,我怎能不感動?怎能不為之落淚呢?
我的母親也是這樣,為我辛苦,日夜操勞。母親還健在,但歲月的痕跡,無情地在她的前額刻上了皺紋。有一天,天陰沉沉的。放學(xué)了,我抄寫好家庭作業(yè),磨磨蹭蹭地整理書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學(xué)樓,才知道天氣是那么寒冷。母親在寒風(fēng)中等我,探著身子張望著,我很不好意思。母親怕我冷,就讓我穿上她帶來的外套,還不停地問:“冷嗎?沒凍著吧?”沒有怨言,眼神里只有溫柔。一路上,我和母親說說笑笑,再也感覺不到任何寒意。
母親曾說:“父母給了我十分的愛,如果我只能夠還一分恩的話,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我想對母親說的是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為我操勞一生的父母,我一定要成才,報答你們的恩情。
史鐵生是誰
[1]史鐵生(1951- ),北京人,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入北京市東城區(qū)王大人小學(xué)讀書,1967年畢業(yè)于清華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陜北延安地區(qū)“插隊”。三年后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北新橋街道工廠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療養(yǎng)。1979年開始發(fā)表作品。
史鐵生是當(dāng)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gòu)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dá)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nèi)找嬗陌档膬?nèi)心。他的《病隙碎筆》作為二OO二年度中國文學(xué)最為重要的收獲,一如既往地思考著生與死、殘缺與愛情、苦難與信仰、寫作與藝術(shù)等重大問題,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場、如何活出意義來這些普遍性的精神難題。當(dāng)多數(shù)作家在消費(fèi)主義時代里放棄面對人的基本狀況時,史鐵生卻居住在自己的內(nèi)心,仍舊苦苦追索人之為人的價值和光輝,仍舊堅定地向存在的荒涼地帶進(jìn)發(fā),堅定地與未明事物作斗爭,這種勇氣和執(zhí)著,深深地喚起了我們對自身所處境遇的警醒和關(guān)懷。
史鐵生初期有的小說,如《午餐半小時》等,帶有暴露“陰暗面”文學(xué)的特征。發(fā)表于1983年的《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既是史鐵生,也是當(dāng)時小說創(chuàng)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個層面上被闡釋:或說它拓展了“知青文學(xué)”的視野,或稱它在文學(xué)“尋根”上的意義。在“尋根”問題上,作者表達(dá)了這樣的見解,“‘根’和‘尋根’又是絕不相同的兩回事。一個僅僅是,我們從何處來以及為什么要來。另一個還為了:我們往何處去,并且怎么去”。關(guān)于后者,他認(rèn)為“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誕,去為精神找一個可靠的根據(jù)”(《禮拜日·代后記》,華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鐵生肉體殘疾的切身體驗,使他的部分小說寫到傷殘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傷殘者對命運(yùn)的哀憐和自嘆,由此上升為對普遍性生存,特別是精神“傷殘”現(xiàn)象的關(guān)切。和另外的小說家不同,他并無對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執(zhí)著,他把寫作當(dāng)作個人精神歷程的敘述和探索?!坝钪嬉云洳幌⒌?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恒。這*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史鐵生《我與地壇》)。這種對于“殘疾人”(在史鐵生看來,所有的人都是殘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續(xù)關(guān)注,使他的散文有著濃重的哲理意味。他的敘述由于有著親歷的體驗而貫穿一種溫情、然而宿命的感傷;但又有對于荒誕和宿命的抗?fàn)??!睹羟傧摇肪褪且粋€抗?fàn)幓恼Q以獲取生存意義的寓言故事。
著有長篇小說《務(wù)虛筆記》,短篇小說《命若琴弦》,散文《我與地壇》等。
《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分別獲1983年、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老屋小記》獲首屆魯迅文學(xué)獎。
[編輯本段]【史鐵生作品】
著名作品
《我與地壇》
《秋天的懷念》
《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
《插隊的故事》
《務(wù)虛筆記》
《法學(xué)教授及其夫人》
《老屋小記》
《奶奶的星星》
《來到人間》
《合歡樹》
《病隙碎筆》
《毒藥》
《命若琴弦》
《原罪·宿命》
《鐘聲》
《午餐半小時》
《我的丁一之旅》
《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猜法》
《中篇1或短篇4》
作品總目
?。ń刂怪?004年)
1. 插隊的故事(小說)
《午餐半小時》4000 —《花溪》80年9期
《沒有太陽的角落》—《小說季刊》80年4期
?。ㄗⅲ捍恕缎≌f季刊》即后來的《青年文學(xué)》《沒有太陽的角落》初發(fā)于《未名湖》和《今天》,《小說季刊》發(fā)表時名《就是這個角落》。)
《黑黑》—《滇池》82年11期
《我的遙遠(yuǎn)的清平灣》13000《青年文學(xué)》83年1期
《插隊的故事》83000————《鐘山》86年1期
《老屋小記》13000—————《東?!?6年4期
附錄:《幾回回夢里回延安》2000
———《青年文學(xué)》83年
《季節(jié)的律令》—《黑明攝影集:走過青春》
2.來到人間(小說)(約136000字)
《法學(xué)教授及其夫人》5500 ——《當(dāng)代》79年2期
《兄弟》4700 ————————《花城》80年7期
?。ㄗⅲ捍似秹Α罚醢l(fā)表于《今天》4期)
《綿綿的秋雨》7500 ———《中國青年》82年4期
《夏天的玫瑰》7000 ————《丑小鴨》83年4期
《在一個冬天的晚上》11300 《丑小鴨》83年10期
《奶奶的星星》25000 ————《作家》84年2期
《足球》9000 ——————《人民文學(xué)》84年5期
《來到人間》14000 ————《三月風(fēng)》85年9期
《車神》5500 ———————《三月風(fēng)》87年1期
《禮拜日》46000—————《中外作家》87年5期
附錄:汪政 曉華的評論
3.宿命的寫作(散文隨筆)(約140000字)
《隨想與反省》6300 ———《人民文學(xué)》86年?期
《答自己問》16500 —————《作家》88年1期
《自言自語》18000—————《作家》88年10期
《好運(yùn)設(shè)計》15000 ———――《天涯》90年9期
《隨筆十三》15000 —————《收獲》92年6期
《游戲 平等 墓地》6300 —《當(dāng)代作家評論》92年
《給楊曉敏的信》3800 —————?
《謝幕》1000 —————《小說月報》92年?期
《沒有生活》1600 ———————?
《愛情問題》10000 —————《鐘山》94年4期
《神位 官位 心位》4300 ———《讀書》94年6期
《記憶迷宮》3000 ————————《今天》
《無答之問或無果之行》6800 ――――—《北京文學(xué)》94年11期
《熟練與陌生》2000
《宿命的寫作》1800
《文學(xué)的位置或語言的勝利》3500 ――――― 《作家》97年7期
《給安妮的信》3200 ————————?
《足球內(nèi)外》9000 —————《天涯》96年1期
《私*事排行榜》9000 ———《花城》97年1期
《無病之病》2000———《學(xué)術(shù)思想評論》第2輯
附錄:許紀(jì)霖的評論
4.散文 隨筆(約127000字)
《秋天的懷念》1000 ——廣州《南風(fēng)報》81年?期
《合歡樹》2000 —————《文匯月刊》85年6期
《我的夢想》2000 ———《中國殘疾人》89年1期
《*記愧》4000 ————《東方紀(jì)事》89年1期
《我21歲那年》10000 ———《三月風(fēng)》91年?期
《我與地壇》15000 ———《上海文學(xué)》91 年1期
《散文三篇》6300 ——————《芒種》92年?期
《墻下短記》4000 ――――――《今日先鋒》4 期
《郿英》700 ――――――《今天》94年2期
《悼少誠》2000 ———————《北京日報》96年
《外國及其它》7000 —《華人文化世界》97年7期
《說死說活》3000 ——————《天涯》97年1期
《有關(guān)廟的回憶》6000 —《人民文學(xué)》99年10期
《病隙碎筆1》25000 ————《花城》99年4期
《病隙碎筆2》25000 ———《天涯》2000年3期
《給李健鳴的三封信》11000—《鐘山》2000年4期
附錄:萌萌的評論
5.小說(約165000字)
《毒藥》15600 —————《上海文學(xué)》86年10期
《我之舞》20400 ——————《當(dāng)代》86年6期
《一個謎語的幾種簡單 的猜法》23000——《收獲》88年6期
《小說三篇》20000 ———《東方紀(jì)事》89年2期
《中篇1或短篇4》37000 ——《作家》92 年4期
《關(guān)于一部以電影作舞臺背景 的戲劇之設(shè)想》47000——《鐘山》96年4期
附錄:郭春林的評論
6.《第一人稱》(小說)(約140000字)
《關(guān)于詹牧師的報告文學(xué)》42000———《文學(xué)家》84年3期
《命若琴弦》16500 ———-《現(xiàn)代人》85年2期
《原罪宿命》30500 —————《鐘山》88年1期
《鐘聲》10000————————《鐘山》90年3期
《第一人稱》10000 —————《鐘山》93年1期
《別人》14000 ———————《花城》94年1期
《死國幻記》10000 ———《北京文學(xué)》99年8期
《兩個故事》7000 —————《作家》2000年2期
附錄:孫郁的評論
《務(wù)虛筆記》(長篇小說)約410000字——《收獲》97年1-2期
7.《務(wù)虛筆記(上)》(1-9章)
附錄1:鄧曉芒的評論
8.《務(wù)虛筆記(中)》(10-16章)
附錄2:張檸的評論
9.《務(wù)虛筆記(下)》(17-22章)
10.《我的丁一之旅》
我二十一歲那年(1)
我二十一歲那年(2)
我二十一歲那年(3)
[編輯本段]【青梅煮酒論鐵生】
▲史鐵生故事
·21歲時候雙腿癱瘓。1981年,患嚴(yán)重的腎病。1998年開始做透析。他說自己“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
·他的著名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shù)的人,深圳中學(xué)生楊林在文章的鼓勵下,走出了車禍帶來的陰影,以《生命的硬度》奪得了一個全國作文大獎。
▲史鐵生對命運(yùn)獨特的看法
人家讓他拜佛,他不拜。因為,佛不能使他癱瘓的雙腿站立起來,因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稱其為佛。他認(rèn)為佛之本義乃“覺悟”,是一個動詞,是行為而非絕頂?shù)囊惶帉氉?p> 人家讓鐵生算命,他不算。因為,如果命好則無須算,“好”自會來;如命不好,更不必算,樂得活一天高興一天,省卻明知前程險惡,還不得不步步*近那災(zāi)難,成天戰(zhàn)戰(zhàn)兢兢,何苦!高人說能“為你避災(zāi)”,鐵生也不信,因為那就是命運(yùn)無定了,其所“算”,乃是妄說,還算它干什么?
但史鐵生似乎又“信命”。他說:“萬事萬物,你若預(yù)測它的未來,你就會說它有無數(shù)種可能,可你若回過頭去看它的以往,你就會知道其實只有一條命定的路。”難道一個人所走的路不都是“這一條”路?但這并非不要把握“命運(yùn)”。鐵生的奮斗精神和創(chuàng)作實踐證明了他是一個不向命運(yùn)低頭的人。他只是不強(qiáng)求什么,不做*的奴隸,因為*是無邊的,人哪有完全“心滿意足”的一天!
我以為新時期的青年作家中,史鐵生是最了悟人生,最豁達(dá),也最真誠的一個典型。他是個殘疾人,他曾幾次為此而悲觀欲自殺,但當(dāng)他終于覺悟到無差別便不成 為世界時,他便坦然“接受”了殘疾之軀,“接受”了自己與別人的差別,并努力做一個精神上的健康人。
我尤其欣賞鐵生釋然面對苦難的大度徹悟。他說:“苦難消滅自然也就無可憂悲,但苦難消滅一切也就都滅?!彼裕耸侨f不可追尋什么絕對的公平,永遠(yuǎn)的利益以及完全無憂無慮的所謂“幸福”的。沒有無憾的人生——這才是真正的人生。
▲走進(jìn)不同尋常的史鐵生
史鐵生,就是這樣一個被嚴(yán)重忽視的人物。他一度被列入所謂“抵抗投降”者的行列,但這無疑是一種嚴(yán)重的誤讀,史鐵生的姿態(tài)與其說是*的、批判的,不如說是沉思的,建設(shè)的...
我喜歡他作品的一個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凈,不曾神神鬼鬼牽絲攀藤。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狀,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內(nèi)心...
鐵生對生命的解讀,對宗教精神的闡釋,對文學(xué)和自然的感悟,構(gòu)成了真正的哲學(xué)。他幻想腳踩在軟軟的草地上的感覺,踢一顆路邊的石子的感覺...
▲生命里的殘疾與愛情
我是史鐵生——很小的時候我就覺得這話有點怪,好像我除了是我還可以是別的什么。這感覺一直不能消滅,獨處時尤為揮之不去,終于想懂:史鐵生是別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鐵生。
多數(shù)情況下,我被史鐵生減化和美化著。減化在所難免。美化或出于他人的善意,或出于我的偽裝,還可能出于某種文體的積習(xí)——中國人喜愛贊歌。因而史鐵生以外,還有著更為豐富、更為渾沌的我。這樣的我,連我也常看他是個謎團(tuán)。我肯定他在,但要把他全部捉拿歸案卻非易事??傊?,他遠(yuǎn)非坐在輪椅上、邊緣清晰齊整的那一個中年男人。白晝有一種魔力,常使人為了一個姓名的牽掛而拘謹(jǐn)、猶豫,甚至于慌不擇路。一俟白晝的魔法遁去,夜的自由到來,姓名脫落為一張扁平的畫皮,剩下的東西才漸漸與我重合,雖似朦朧縹緲了,卻真實起來。這無論對于獨處,還是對于寫作,都是必要的心理環(huán)境。
我其實未必合適當(dāng)作家,只不過命運(yùn)把我弄到這一條(近似的)路上來了。
左右蒼茫時,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而這樣的找,后來發(fā)現(xiàn)利于此一鐵生,利于世間一顆最為躁動的心走向?qū)庫o。
我的寫作因此與文學(xué)關(guān)系疏淺,或者竟是無關(guān)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嘮叨;走得孤單寂寞,四下里張望;走得怵目驚心,便向著不知所終的方向祈禱。我僅僅算一個寫作者吧,與任何“學(xué)”都不沾邊兒。學(xué),是挺講究的東西,尤其需要公認(rèn)。數(shù)學(xué)、哲學(xué)、美學(xué),還有文學(xué),都不是打打鬧鬧的事。寫作不然,沒那么多規(guī)矩,癡人說夢也可,捕風(fēng)捉影也行,滿腹狐疑終無所歸都能算數(shù)。當(dāng)然,文責(zé)自負(fù)。
寫作救了史鐵生和我,要不這輩子干什么去呢?當(dāng)然也可以干點別的,比如畫彩蛋,我畫過,實在是不喜歡。我喜歡體育,喜歡足球、籃球、田徑、爬山,喜歡到荒野里去看看野獸,但這對于史鐵生都已不可能。寫作為生是一件被*無奈的事。開始時我這樣勸他:你死也就死了,你寫也就寫了,你就走一步說一步吧。這樣,居然掙到了一些錢,還有了一點名聲。這個愚頑的鐵生,從未純潔到不喜歡這兩樣?xùn)|西,況且錢可以供養(yǎng)“沉重的肉身”,名則用以支持住孱弱的虛榮。待他孱弱的心漸漸強(qiáng)壯了些的時候,我確實看見了名的荒唐一面,不過也別過河拆橋,我記得在我們最絕望的時候它伸出過善良的手。
我的寫作說到底是為謀生。但分出幾個層面,先為衣食住行,然后不夠了,看見價值和虛榮,然后又不夠了,卻看見荒唐?;奶凭蛪蛄嗣矗克员凰蜕线@不見終點的路。
殘疾與愛情,這兩種消息,在史鐵生的命運(yùn)里特別地得到強(qiáng)調(diào)。對于此一生性愚頑的人,我說過,這樣強(qiáng)調(diào)是恰當(dāng)?shù)摹N抑皇菦]想到,史鐵生在四十歲以后也慢慢看懂了這件事。
這兩種消息幾乎同時到來,都在他二十一歲那年。
一個滿心準(zhǔn)備迎接愛情的人,好沒影兒的先迎來了殘疾——無論怎么說,這一招是夠損的。我不信有誰能不驚慌,不哭泣。況且那并不是一次光榮行為的后果,那是一個極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覺醒來,看看天,天還是藍(lán)的,看看地,地也并未塌陷,可是一舉步,形勢不大對頭——您與地球的關(guān)系發(fā)生了一點兒變化。是的,您不能有以腳掌而是要以*,要不就以全身,與它摩擦。
不錯,第一是坐著,第二是躺著,第三是死。好了,就這么定了,不再需要什么理由。我慶幸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要點:沒有理由!你沒犯什么錯誤,誰也沒犯什么錯誤,你用不著悔改,也用不上怨恨。讓風(fēng)給你說一聲“對不起”嗎?而且將來你還會知道:上帝也沒有錯誤,從來沒有。
我記得,當(dāng)愛情到來之時,此一鐵生雙腿已殘,他是多么地渴望愛情呵,可我卻親手把“不能進(jìn)入”寫進(jìn)了他心里。事實上史鐵生和我又開始了互相埋怨,睡不安寢食不甘味,他說能,我說不能,我說能,他又說不能。糟心的是,說不能的一方常似凜然大義,說能的一對難兄難弟卻像心懷鬼胎。不過,大凡這樣的爭執(zhí),終歸是鬼胎戰(zhàn)勝大義,稍以時日,結(jié)果應(yīng)該是很明白的。風(fēng)能不戰(zhàn)勝云嗎?
山能堵死河嗎?現(xiàn)在結(jié)果不是出來了?——史鐵生娶妻無子活得也算愜意。但那時候不行,那時候真他娘見鬼了,總覺著自己的一片真情是對他人的坑害,坑害一個倒也罷了,但那光景就像女士們的長襪跳絲,經(jīng)經(jīng)緯緯互相牽連,一坑就是一*,這是關(guān)鍵:“不能”寫滿了四周!這便是殘疾最根本的困苦。
這不見得是應(yīng)該忍耐的、狹隘又渺小的困苦。失去愛情權(quán)利的人,其他的權(quán)利難免遭受全面的損害,正如愛情被貶抑的年代,人的權(quán)利普遍受到了威脅。
說殘疾人首要的問題是就業(yè),這話大可推敲。就業(yè),若僅僅是為活命,就看不出為什么一定比救濟(jì)好;所以比救濟(jì)好,在于它表明著殘疾人一樣有工作的權(quán)利。既是權(quán)利,就沒有哪樣是次要的。一種權(quán)利若被忽視,其它權(quán)利為什么肯定有保障?倘其權(quán)利止于工作,那又未必是人的特征,牛和馬呢?設(shè)若認(rèn)為殘疾人可以(或應(yīng)該,或不得不)在愛情之外活著,為什么不可能退一步再退一步認(rèn)為他們也可以在教室之外、體育場之外、電影院之外、各種公共領(lǐng)域之外……而終于在全面的人的權(quán)利和尊嚴(yán)之外活著呢?
是的是的,有時候是不得不這樣,身體健全者有時候也一樣是不得不呀,一生未得美滿愛情者并不只是殘疾人呵!好了,這是又一個關(guān)鍵:一個未得獎牌的人,和一個無權(quán)參賽的人,有什么不一樣嗎?
可是且慢。說了半天,到底誰說了殘疾人沒有愛情的權(quán)利呢?無論哪個鐵生,也不能用一個虛假的前提支持他的論點吧!當(dāng)然。不過,歧視,肯定公開地宣布嗎?在公開宣布不容歧視的領(lǐng)域,肯定已經(jīng)沒有歧視了嗎?還是相反,不容歧視的聲音正是由于歧視的確在?
好吧,就算這樣,可愛情的權(quán)利真值得這樣突出地強(qiáng)調(diào)嗎?
是的。那是因為,同樣,這人間,也突出地強(qiáng)調(diào)著殘疾。
殘疾,并非殘疾人所獨有。殘疾即殘缺、*、阻障。名為人者,已經(jīng)是一種*。肉身生來就是心靈的阻障,否則理想何由產(chǎn)生?殘疾,并不僅僅限于肢體或器官,更由于心靈的壓迫和損傷,譬如歧視。歧視也并不限于對殘疾人,歧視到處都有。歧視的原因,在于人偏離了上帝之愛的價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會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惡樹上的果實使人與人的差別醒目起來。榮耀與羞辱之下,心靈始而防范,繼而疏離,終至孤單。心靈于是*,同時也在呼喚。呼喚什么?比如,殘疾人奧運(yùn)會在呼喚什么?馬丁·路得·金的夢想在呼喚什么?都是要為殘疾的肉身續(xù)上一個健全的心途,為隔離的靈魂開放一條愛的通路。殘疾與愛情的消息總就是這樣縈縈繞繞,不離不棄,無處不在。真正的進(jìn)步,終歸難以用生產(chǎn)率衡量,而非要以愛對殘疾的救贖來評價不可。
但對殘疾人愛情權(quán)利的歧視,卻常常被默認(rèn),甚至被視為正當(dāng)。這一心靈壓迫的極例,或許是一種象征,一種警告,以被排除在愛情之外的苦痛和投奔愛情的不熄夢想,時時處處解釋著上帝的寓言。也許,上帝正是要以殘疾的人來強(qiáng)調(diào)人的殘疾,強(qiáng)調(diào)人的迷途和危境,強(qiáng)調(diào)愛的必須與神圣。
——史鐵生《病隙碎筆》
求《我與地壇》讀書筆記
最低0.27元/天開通百度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nèi)容>
原發(fā)布者:cuixning
勇敢面對挫折,正確對待人生——《我與地壇》讀后感初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是在高中時候,那時候尚在十七八歲的年紀(jì),讀過之后更多的是對作者遭遇的惋惜,沒有過多的想法,絲毫沒在意作者感情的變化及對生命的感悟。近幾日,重新走進(jìn)這部作品,用心感受作者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對母親痛徹心扉的懷念和面對挫折自強(qiáng)不息的精神,我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關(guān)于人生參次不齊乃是幸福本源。讀《我與地壇》,感覺史鐵生的文字很安靜,很沉寂,很蕭瑟,卻又很坦然。正如作者文中所寫“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著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也許是因為緣分或者是別的什么,就這樣作者搖著輪椅走進(jìn)了地壇,一晃就是十五年。這十五年間,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她。人生不如意十之*,挫折和意外往往不經(jīng)意來到人們身邊。人只有在失去后才會思考什么是擁有,只有在不幸過后,才能正視什么是挫折。面對挫折和痛苦,有的人選擇了終結(jié)生命,有人則選擇堅強(qiáng)的活下去,而選擇前者則是對生命的漠視,選擇后者才是對生命的尊重。有多少人選擇了親手扼殺自己的生命: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紙刀割開了自己的喉嚨;德國劇作家克萊斯特和陪伴著他的妻子一起自殺;中國當(dāng)代詩人海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后,便臥軌自殺了……這些事實讓人觸目驚心,追其根源是史鐵生的 我與地壇 讀書筆記 抄寫其中的一些來寫感悟 跪求
對于自己殘疾的兒子,母親總是卑微到塵埃,總是想要安慰,卻害怕觸及兒子那顆敏感而又脆弱的心;每一次注視,都飽含深深的擔(dān)憂與愛憐,卻對無力改變兒子現(xiàn)狀而感到傷懷,難過,無力,而又不知所措。作為母親,那顆心時刻為子女跳動,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都把愛注入。甚至兒子任何細(xì)微的舉動,都能牽扯母親的心。不管兒子如何表虐無常,如何任性妄為,母親都默默承受,仍然無微不至照顧兒子。在她眼里,母親照顧兒子是作為母親的天職,她是不會讓自己的兒子自暴自棄,隨波逐流,自甘沉淪。史鐵生寫的這段話把母親的形象刻畫細(xì)致入微,不僅是對逝去的母親的懷念,更是對母親在自己那段黑暗的歲月里不離不棄,母愛依舊的感恩。
寥寥數(shù)語,表現(xiàn)*之間的深情,令人感動。
在初中,我學(xué)這篇文章時,很是感動,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