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禁忌篇
老年人的飲食跟年輕人不一樣,老人吃飯得有講究,不僅僅是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老人在一餐中,先吃什么,后吃什么,這些也會影響他們食欲的。那么到底老年人應該如何正確選擇吃飯的順序呢?
1.先吃點新鮮蔬菜或豆制品。比如清炒白菜、菠菜,涼拌黃瓜、豆腐絲等。這些菜比較清淡,吃后不會影響消化,反而由于清淡,更有了食欲。
2.再吃一些味道稍重的燉菜和炒菜。比如說宮爆雞丁、麻婆豆腐、魚香肉絲等。由于開始吃得比較清淡,這時候吃點味重的東西,更能增加食欲。
3.然后是主食。五谷雜糧含各種營養(yǎng),是人體必需的食物,每餐都應該適當攝入。老年人不宜吃得過多,過多增加飽脹感,對腸胃不好。
4.最后來點甜品(如甜湯、點心等)作為餐桌上的調劑。它們放在最后吃,一則可以起到爽口的作用,二則可以幫助開胃。但甜品也不宜吃得過多,適當幾口就好了,一定要讓胃留出一點“空間”來。以上吃飯順序不僅能讓老人們吃得多一點、吃得香一點,更能讓我們的老年朋友們吃得健康。
老年人飲食宜掌握以下十個原則:
蔬果宜鮮:新鮮、有色的蔬果類,富含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水果中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有刺激食欲增加和維持體液酸堿平衡的作用。
數(shù)量宜少: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老人要吃多種食物,但每種食物數(shù)量不宜過多,每餐七八分飽。
質量宜高:質量高不意味著價格高,如豆制品、蛋、奶等都是質量高的食品,老人應當經(jīng)常食用。還要注意多吃魚,少吃肉。糖的主要來源是主食和蔬果,盡量減少白糖、紅糖、砂糖等精制糖的食用。
食物宜雜:沒有一種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yǎng)素,因此,每天都要吃谷類、蔬果、菌藻等多種食物,還要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色澤搭配,口味搭配,干稀搭配。
質地宜軟:老人對食物的消化吸收不好,所以,飯菜質地以軟爛為好,可采用蒸、煮、燉、燴等的烹調方法。選擇的食物盡量避免纖維較粗、不宜咀嚼的食品,如肉類可多選擇纖維短,肉質細嫩的魚肉;牛奶、雞蛋、豆制品都是最佳選擇食物。
飲食宜淡:菜品要清淡,口味忌重。建議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建議老人一日的食物組成:谷類150-250克,魚蝦類及瘦肉100克,豆類及其制品50克,新鮮蔬菜300克左右,新鮮水果250克左右,牛奶250克,烹調用油30克,食鹽6克,食糖25克,少飲酒,喝足夠的水分。
速度宜緩:細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尤其在吃魚時更要注意。魚肉由于肉質松軟、細嫩,容易咀嚼、消化和吸收;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優(yōu)點,是老人的首選食品。但由于魚刺的問題,了許多老人的食用。解決好這一問題,首先要選魚刺較少的魚類,吃魚時,最好不要與米飯、饅頭同時吃。
飯菜宜香:老人食欲降低,在食品的制作方面要更加精心,注意色、香、味、形的調配。此外,優(yōu)雅、安靜、整潔的就餐環(huán)境;集體或結伴就餐的形式,都可提高老人的就餐興趣。
飲水宜多:老人對口渴的感覺不像年輕人那么敏感,因此,要自覺多喝水,可選擇淡茶或白開水。千萬不要等到口渴再喝,以免缺水。缺水會引起老人便秘和體內(nèi)代謝失調。
溫度宜熱:食物的最佳消化吸收過程是在接近體溫的溫度下進行的。老人對寒冷抵抗能力較差,一旦食用生、冷、硬的食品,就會影響到消化、吸收,甚至引起腸道疾病。因此,老人的食物以溫熱為主。
注意
值得注意的是,飽食容易導致老人老年癡呆,據(jù)醫(yī)生介紹,老人進食過飽營養(yǎng)過剩后,大腦中被稱為“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加。如果長期飽食的話,則會引起腦動脈硬化,出現(xiàn)大腦早衰、智力減退等現(xiàn)象。往往人們在飽食之后就會有種想睡覺,或者特別困的感覺,主要原因是全身的能量集中在消化食物身上,而大腦也處在一個需要能量運轉來維護的一種狀況,當大腦沒有能量運轉時,其智力也會受到影響。
老年癡呆癥與維生素B12和葉酸的缺乏有密切關系。飲食的調理可有助于防止老年癡呆,因為從食物中攝入B12和葉酸既有效且安全。富含B12的食物有:雛菊、香菇、大豆、雞蛋、牛奶、動物腎臟以及各種發(fā)酵的豆制品等;葉酸豐富的食物是:綠葉蔬菜、柑橘、西紅柿、菜花、西瓜、菌類、酵母、牛肉、肝臟和腎臟。經(jīng)常、適量地攝入上述食物,對預防老年癡呆癥有一定作用。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