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四大古建筑群為:避暑山莊(河北省承德市),曲阜三孔(山東曲阜)、故宮(北京)、岱廟(山東泰安),四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勝地。天貺殿內(nèi)北、東和西三面墻壁上繪有巨幅《泰山神啟蹕回鑾圖》。 壁
北京故宮
中國北京故宮(又稱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區(qū)中心, 為明、清兩代的皇宮, 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zhí)政。始建于1406年, 至今已近600年,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 最完整的古代木構(gòu)建筑群, 占地72萬平方米, 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擁有殿宇9000多間。
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
在我國首都北京的中心區(qū),有一組紅墻、黃琉璃瓦的宮殿群,這就是舉世聞名的北京故宮。故宮又叫紫禁城,是明、清兩朝代的皇宮。故宮始建于明朝永樂年間(公元1406年),先后經(jīng)歷了24代帝王的朝政和居住,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宮殿。過去這座宮殿屬于封建帝王的宮殿,而今已成為我國最大的博物院,稱為故宮博物院,是國內(nèi)外游人參觀、游覽的著名名勝古跡。?
北京故宮1987年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故宮,是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兩代的皇宮,原稱紫禁城,始建于明永樂四年(1406年),是中國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和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紫禁城平面呈長方形,占地面積72萬多平
故宮從天安門和端門開始,一直沿筆直大道向里去,不遠就是午門,這是紫禁城的正門,午門也叫五鳳樓。紫禁城的城池東、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城門,南面就是午門,東面是東華門,西面是西華門,北面是神武門。在紫禁城的城池四角,各有一座造型奇巧的角樓。整個皇城為一長方形城池,周圍宮墻長約3公里,墻外有寬達52米的護城河環(huán)繞,形成了一個蔚為壯觀、森嚴壁壘的城堡。紫禁城內(nèi)宮殿重重迭迭,布局嚴謹,造型各異,各式宮殿約有890座,房屋187萬間,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
我國四大古建筑群為:曲阜三孔(山東曲阜)、故宮(北京)、岱廟(山東泰山)、避暑山莊(河北承德)
過了午門,經(jīng)過太和門就是紫禁城的中心,這里就是著名的故宮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兩米多高的漢白玉臺基上,臺基分為三層,每層邊緣都有漢白玉欄桿圍著,欄桿上面刻著龍鳳流云,臺基四角下面伸出許多白玉石龍頭,是臺基的排水處,每當下雨時,積水便從龍頭口中流出,就好像千百條龍頭在噴水一樣,景觀奇美,是我國古代建筑科學與藝術(shù)完美的結(jié)合。全部宮殿可分為兩大建筑群,前面為“外朝”,后面為“內(nèi)廷”。外朝則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兩邊有文華、英武兩殿,是皇帝主持朝政、召見大臣的主要場所。內(nèi)廷是以乾清宮、交泰宮和坤寧宮為主體,以東西六宮為兩翼,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妃、皇子居住與游玩的地方。?
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即北京故宮、曲阜孔廟和承德避暑山莊,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分別是曲阜孔廟、北京故宮和承德避暑山莊。 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有屋8700余間,建筑面積15萬
外朝的太和殿處于故宮的中心部位,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殿堂寬達28米,長63米,面積約2370平方米,是故宮中最大的宮殿,也是全國最大的木結(jié)構(gòu)的大殿。在蔚藍色天空下,陽光普照金的琉璃瓦頂,顯得格外輝煌。?
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即北京故宮、曲阜孔廟和承德避暑山莊,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太和殿的正面有12根紅色圓柱,殿內(nèi)有瀝粉金漆的木柱和殿頂金漆蟠龍戲球大藻井;殿內(nèi)正中央有一座兩米高的朱漆木臺,臺上是金縷、金漆雕花寶座,背后是雕龍圍屏;皇帝坐在寶座上,顯出天子的威嚴與“金鑾寶殿”的華貴。太和殿的金鎖窗、朱漆門,同漢白玉臺基相互輝映,色彩絢麗,雄偉壯觀,令人贊嘆。太和殿后為中和殿,是一個鎏金寶頂亭子形方殿,殿內(nèi)有兩乘八人抬的云龍肩于輿,是皇帝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接受司禮官員朝拜的地方,有時皇帝也在此閱覽奏章和祝辭。中和殿后即是保和殿,這是皇帝賜宴和科舉殿試的處所;清代每年除夕皇帝大宴群臣時也在這里舉行。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宮殿宏傳,巍然屹立,顯示出帝王皇權(quán)的威嚴。?
故宮,舊稱紫禁城。于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建成后3月即失火燒毀,20年后重建。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漢族宮殿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古
內(nèi)廷的前面為乾清宮,是皇帝的寢宮和處理日常政務活動的地方。殿內(nèi)也設金鑾寶座,皇帝可在此舉行內(nèi)廷典禮、批閱奏章和引見官員。寶座上方高懸“正大光明”金字牌匾。清代從雍正開始,為了緩和皇子之間對皇位之爭,將傳位的詔書事先寫好,放在“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等皇帝死后再把它取出打開,宣布傳位給誰。乾清宮后面為交泰宮,是皇帝過生日、接受群臣賀禮的地方;乾隆十三年(1748年),將代表封建皇權(quán)的25顆寶璽也收藏于此處。交泰宮后為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室;到了清代時改為皇帝結(jié)婚的洞房或祭神的地方。內(nèi)廷的乾清、交泰、坤寧三宮為“后三宮”,其布局與前三殿基本一樣,只是嚴肅氣氛減少了些,建筑上的彩畫圖案也有些變化;前三殿以龍為主,后三宮鳳凰圖案增加,如雙鳳朝陽,龍鳳呈祥,鳳凰牡丹等。東西六宮則是皇帝嬪妃居住的地方,那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宮六院”之處?,F(xiàn)在這里已成為古代藝術(shù)品的陳列館,集中展出了宮內(nèi)收藏的珍貴繪畫、陶瓷、青銅、工藝品等等。?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existing wooden structure in the world, literary grace
故宮除了是宏偉壯麗的古代宮殿建筑以外,還是一個古代文物的寶庫?,F(xiàn)在故宮即為故宮博物院,院內(nèi)收藏各類文物就90多萬件,主要有繪畫、書法、雕塑、銅器、陶瓷、刺繡、織錦等;還有明清兩代的原物900多萬件,這些都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寶貴財富、無價之寶。例如,繪畫館內(nèi)就有大量的古代名畫。從隋、唐宋、元到明清歷代的宮廷和民間畫家的作品中,有許多都是稀世珍寶。陶瓷館中五顏六色,美不勝收,有許多各代出土的陶瓷珍品近千件,如商、周時期的原始瓷器,漢代的陶器,唐代的三彩陶馬、駱駝,宋代的青瓷、白瓷,以及元、明、清各代的各色彩瓷等,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我國陶瓷發(fā)展的歷史。珍寶館真像是一座寶庫,有各色寶石,閃閃發(fā)光的金銀器皿,珍珠翡翠,還有金絲鳳冠、象牙玉雕,各類珍寶舉世無雙;最為突出的是有一座鎬多塔,重達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世界罕見,是無價之寶??吹竭@樣的文物,可以使人們真正了解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力。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的人民,為世界創(chuàng)造出許許多多的奇跡,為人類做出過寶貴的貢獻,值得自豪、值得珍惜、值得發(fā)揚光大。
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現(xiàn)稱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
擴展閱讀,以下內(nèi)容您可能還感興趣。
拉薩市的()是我國著名的宮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建筑群?
布達拉宮,世界上最高的古建筑群,在拉薩市中心的紅山上,海拔3700米
翻譯,,它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古建筑群,有文采
It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complete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existing wooden structure in the world, literary grace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質(zhì)機構(gòu)的古建筑群,四面環(huán)
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 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現(xiàn)稱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和古建筑群。
故宮是中國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一,故宮始建于哪個朝代?
明朝
中國3大古建筑群,十大名園分別是?
一、中國三大古建筑群:
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即北京故宮、曲阜孔廟和承德避暑山莊,中國三大古建筑群均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1、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的皇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有屋8700余間,建筑面積15萬平米。是全世界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筑群。也是中國古代建筑最高水平的杰作。
2、曲阜孔廟又被稱之為“圣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的禮制廟宇。位于曲阜城正中,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被古建筑學專家稱為世界建筑史上“唯一的孤”。
3、承德避暑山莊曾是中國清朝皇帝的夏宮,距離北京230公里。是由皇帝宮室、皇家園林和宏偉壯觀的寺廟群所組成。與北京紫禁城相比,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diào),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xiàn)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二、中國十大名園:
1、頤和園(北京)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qū)境內(nèi),是我國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屬于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jīng)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
2、拙政園(江蘇蘇州)
拙政園是蘇州眾多園林中一座最為著名的園林建筑。占地5公頃,內(nèi)有遠香堂、香洲、十八曼陀羅花館和州六鴛鴦館、留聽閣。拙政園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拙政園造景山水并重,水面占全園的五分之三,總體布局也以水池為中心,各類建筑皆臨水而立,亭樹樓閣倒映水中,相互映襯。拙政園分東、西、中3部分,中部是主要部分。
3、網(wǎng)師園(江蘇蘇州)
網(wǎng)師園位于蘇州城南十全街,占地僅0.54公頃,始建于南宋,舊為宋代藏書家、官至侍郎的揚州文人史正志的“萬卷堂”故址,花園名為“漁隱”。至乾隆年間,退休的光祿寺少卿宋宗元造園,因面臨王四巷(即今闊街頭巷),便取諧音而定園名為“網(wǎng)師園”。網(wǎng)師乃漁夫、漁翁之意,又與“漁隱”同意,含有隱居江湖的意思。
4、寄暢園(江蘇無錫)
寄暢園位于惠山橫街,毗鄰錫山和惠山寺,面積15畝。明正德中1506—1520年,以惠山寺僧舍改作別業(yè),萬歷時,園再傳至秦耀,理荒雜草,變造陵谷,列十二景,借王羲之詩意,改名寄暢園。清順治末康熙初,秦耀曾孫將其改建,延請造園名家張欽掇山理水,疏泉立石,園景益勝。
5、個園(江蘇揚州)
個園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嘉慶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于明代壽芝園舊址重建。園主“*竹”,清袁枚有“月映竹成千個字”之句,故名。個園以竹石為主體,以分峰用石為特色。其最負盛名者乃四季假山:春山筍石參差,修篁弄影;夏山中空外奇,濘潭清冽;秋山黃石丹楓,峻峭依云;冬山宣石似積雪未消。
6、豫園(上海)
豫園位于上海市南市區(qū),占地2萬多平方米,是著名的江南古典園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豫園始建于明嘉靖年間,從1559年至1577年建造完工,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是曾任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為孝敬父母而造,取意于“愉悅雙親,頤養(yǎng)天年”,故起名為“豫園”。
7、綺園(浙江海鹽)
綺園位于浙江省海鹽縣武原鎮(zhèn)花園弄。綺園原為“馮氏花園”,為江南典型私家園林風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1年),園主馮纘齋于此建宅三進,次年馮纘齋綜合其岳父黃燮清經(jīng)營的明代故園拙宜園、硯園兩廢園之精華,在自己住宅“馮三樂堂”后辟地修建園林,建成了現(xiàn)在的綺園。成為浙江園林中的一顆名珠。
8、清暉園(廣東順德)
清暉園,位于順德市大良鎮(zhèn)清暉路,系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園原為明末狀元黃士俊所建。清乾隆年間,為進士龍應時購得。其后,經(jīng)龍氏數(shù)代精心營建,至*初年,格局始臻定型。
9、古蓮花池(河北保定)
古蓮花池位于保定市中心,是一座以環(huán)水筑榭為顯著特點,兼有中國南北園林之美的古典園林。總面積2.4萬平方米,池水面積7900多平方米,盛夏時節(jié)荷花滿塘,故名蓮花池。古蓮花池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園林內(nèi)主要有水東樓、藻詠廳、君子長生館、響琴榭和高芬軒、寒綠軒及臨漪亭、觀瀾亭等建筑。
10、圓明園(北京)
歷史上圓明園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占地5200余畝(350公頃),有著名景群上百處。自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起,原是康熙皇帝賜給皇四子胤禎(雍正)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后,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規(guī)模建設。到乾隆年間,清朝國力鼎盛,是圓明園建設的*,以傾國之力,空前的規(guī)模擴建圓明園。但不幸的是八國聯(lián)軍入侵北京時,一把大火將圓明園燒的只剩下如今的殘垣斷壁。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