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意思是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是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該句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李世民: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 。祖籍巨鹿郡下曲陽縣(治河北省晉州市鼓城村)。唐朝宰相、杰出的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早年跟隨魏公李密,參加瓦崗起義,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歸降唐朝,勸降英國公李勣,授太子洗馬,輔佐隱太子李建成,獻策平定劉黑闥和山東地區(qū)。貞觀元年(627年),授諫議大夫、檢校尚書左丞,安撫河北地區(qū)。遷秘書監(jiān),參預朝政,校定古籍。遷侍中、巨鹿郡公,負責門下省事宜。遷光祿大夫、太子太師,冊封鄭國公。直言進諫,推行王道,輔佐唐太宗共創(chuàng)“貞觀之治”,成為“一代名相”,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魏徵的主要成就:
一、
魏徵以直言敢諫而聞名,據(jù)《貞觀政要》記載統(tǒng)計,魏徵向李世民面陳諫議有五十次,呈送給李世民的奏疏十一件,一生的諫諍多達“數(shù)十余萬言”。其次數(shù)之多,言辭之激切,態(tài)度之堅定,都是其他大臣所難以倫比的。
二、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李世民問魏徵:“君主怎樣能夠明辨是非,怎樣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廣泛地聽取意見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個人就會昏庸糊涂。從前帝堯明晰地向下面民眾了解情況,所以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舜帝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歡兜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臺城因受賄被下臣侮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人君廣泛聽取意見,則宦官不敢蒙蔽,下面的情況得以反映上來?!?/p>
三、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
首次出自《孟子·公孫丑上》。魏徵鑒于隋末人口、經(jīng)濟凋敝、百廢待興的事實,力勸李世民偃革興文,實行有利于國計民生的休養(yǎng)生息政策,表現(xiàn)了他上的“致化”思想。李世民即位初,曾與群臣談及教化百姓之事。李世民認為大亂之后,恐怕難以教化。魏徵則認為:“久安之民驕佚,驕佚則難教;經(jīng)亂之民愁苦,愁苦則易化?!彼e例說,猶如“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一樣。他還批駁大臣封德彝的“人漸澆訛,故秦任法律、漢雜霸道,蓋欲化而不能”的說法,認為商湯滅夏桀,周武王伐紂,“皆能身致太平,豈非承大亂之后邪!”他又進一步說:“若謂古人淳樸,漸至澆訛,則至于今日,當悉化為鬼魅矣,人主安得而治之!”
四、明德慎罰,惟刑之恤
明德慎罰,惟刑之恤是儒家思想,認為治理國家的根本在于德、禮、誠、信:一個明哲的君主,為了移風易俗,不能靠嚴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義;光憑法律來規(guī)范天下人的行為是辦不到的。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