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其修遠兮出自屈原的名作《離》。意思為道路漫長而遙遠。全句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可引義為到達目的地之路雖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遺余力的探索而行。
漫漫其修遠兮出自屈原的名作《離》。意思為道路漫長而遙遠。這是一首宏偉壯麗的抒情詩,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這篇名作寫于屈原放逐江南之時,是詩人充滿愛國的抒憂發(fā)憤之作。屈原痛感自己的治國之道不能為楚王所接受,他只好悲憤地走開了,去尋求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他在此詩中運用了浪漫主義手法,作了一番抒情的描述:早晨從蒼梧啟程了,晚上到達了懸圃。一天的奔波, 該是多么地疲勞??!本想在宮門之外少休息一會,但是不能?。r間緊迫,天已快黑了。我請求羲和,不要再驅車前進了,崦嵫已在眼前,不要靠近它吧!擺在我們面前的路程是那樣的長,那樣的遠,我已經(jīng)立志,要百折不撓的去尋找那理想中的人生之道。
對于在屈原《離》中的這句詩,已經(jīng)成為很多人用以自勵的千古名句。有流行解釋為:“在追尋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還很漫長,但我將百折不撓,不遺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實際上,這已經(jīng)不是此句在原詩中的本來意思了,這是在未看懂全詩時僅對這一句的一種望詞生義、自行發(fā)揮的理解,雖然豪氣,很能啟發(fā)人的上進之心,但失去了原有的藝術魅力,顯得蒼白、單調、教條。而且聽來會令人感覺到有一股“但求目的,不擇手段”的意味。若把本句放回到原詩中,與前后文一起貫通理解,不作斷章取義、語錄式的隨意發(fā)揮,便可接觸到屈原要向后人表達的完美的藝術內涵,見到一個豐滿生動、合情合理的藝術形象。其得益將遠遠大于僅把它當做一句標語口號來叫喊,也可除去先前解釋上的暴戾、固執(zhí)之氣。
屈原(約公元前340一公元前278年),中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狒歸(今湖北宜昌)。戰(zhàn)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閭大夫、左徒,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jié)據(jù)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為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莫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chuàng)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jīng)》并稱“”二體,對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