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沔花鼓戲,曾稱沔陽花鼓戲,亦稱中路花鼓戲,是湖北三大地方劇種之一,它形成于清嘉慶年間,形成于天門、沔陽地區(qū),1954年,改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5月又由荊州行署文化局正式定名為“荊州花鼓戲”。2005年,又被...
天沔花鼓戲又稱沔陽花鼓戲,荊州花鼓戲,是一種湖北的漢族傳統(tǒng)劇種。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湖港交織,歌天沔花鼓樂一起千人應和,是古楚文化的腹地。荊昔稱花鼓子。舊陳稱沔陽花鼓戲,1954...
荊州花鼓戲原稱沔陽花鼓戲,1954年命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發(fā)源于湖北沔陽州一帶,是湖北省江漢平原地區(qū)備受觀眾喜愛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漢平原三棒鼓、踩高蹺、采...
據(jù)《沔陽州志》載,沔陽花鼓以一種戲曲形式出現(xiàn)在民間藝術舞臺上,是在1796——1820年的清代嘉慶年間。沔陽花鼓戲發(fā)源于沔陽通順河一帶和襄河一帶,形成于沔陽,天門地區(qū)。1954年改名為“天沔花鼓”,后又改為“荊州花鼓”。
荊州花鼓戲最早稱為“天沔花鼓戲”,誕生在湖北中部的天門、沔陽一帶。這一帶平原遼闊、湖港交織,是古楚文化的腹地,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就盛行崇巫善舞之風。當時的巫師在春日或農閑時經(jīng)常敲鑼打鼓,以“媾通神靈,驅邪...
天沔民間常說:“打工喊號子,下田打鑼鼓,上山唱山歌,逃荒也有三棒鼓。”清道光年間,從草臺燈班戲發(fā)展起來的天沔花鼓戲,早年演出形式,就是鑼鼓伴奏,人聲幫合,直到后才加入文場伴奏。前面說的花燈鑼鼓只是天沔...
沈山還受到了、周恩來、朱德等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次演出,對推動天沔花鼓戲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1954年到天門城關欲名“天門花鼓劇團”,因劇團魏澤斌、蕭作君(女)等大批沔陽名演員要離團回沔,經(jīng)有關部門...
天沔花鼓戲的唱腔曲牌約有80余種,多為漢族民間小調,像[思凡]、[繡荷包]、[放風箏]、[蘆花調]、[雙撇筍]、[站花墻]之類。唱腔優(yōu)美質樸,鄉(xiāng)土味足,生活氣息濃烈。傳統(tǒng)劇目《站花墻》寫湖廣應山楊玉春,自幼與燕山...
仙桃市的一所專業(yè)花鼓戲戲曲團,前身油陳花志、胡順興、龔一香、劉明仿等十九名花鼓戲藝人組合的戲班,于1951年在沔陽縣登記,接受管理時更名為聯(lián)合楚劇團。劇團成立于1956年,40多年的風雨歷程,幾輩人的辛勤努力,目前,...
荊州花鼓戲是湖北三大劇種(即楚劇、漢劇、花鼓戲)之一,俗稱“花鼓子”,原稱沔陽花鼓戲、天沔花鼓戲,亦稱“中路花鼓戲”。發(fā)源于沔陽(今仙桃市)東荊河一帶,形成于清嘉慶年間,后流傳到天門、潛江、監(jiān)利、漢川、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