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2、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3、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4、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5、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盧...
在鏡湖區(qū)韓之源書店工作室的一隅,小人書連環(huán)畫靜靜地躺在木質(zhì)書架上,色彩斑斕,封面故事躍然紙上。這些連環(huán)畫,是兒時記憶的縮影,每一本都承載著一段段傳奇與夢想。從《西游記》的降妖除魔,到《三國演義》的智勇較量,再到《水滸傳》的英雄豪情,每一幅畫面都生動展現(xiàn)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孩子們翻開書頁,仿佛穿越時空,與書中人物并肩作戰(zhàn),體驗著別樣的冒險與成長。在這里,小人書不僅是閱讀的起點,更是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啟航之地。鏡湖區(qū)韓之源書店工作室是一家以舊書回收、整理、再利用為主營業(yè)務(wù)的公司。我們致力于將廢棄的書籍資源進行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價格實惠的二手書籍,幫助節(jié)省閱讀成本。
出自《七絕·改西鄉(xiāng)隆盛詩贈父親》,是于1910年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原文如下: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譯文如下:孩兒立下志向走出家鄉(xiāng),學習不取得成就發(fā)誓不還來。死后埋葬何必在故鄉(xiāng)的土地,人生到處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詞句注釋如下:1.西鄉(xiāng)隆盛:182...
男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是誰的詩?——答:。【作品出處】出自《七絕·改西鄉(xiāng)隆盛詩贈父親》,是于1910年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此詩寫于辛亥前夜,少年目睹國力衰敗、民不聊生的慘況,憂國憂民,壯懷激烈,欲走出家鄉(xiāng)去實現(xiàn)更大的理想。
1.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 —— 王建《渡遼水》2.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3.鎮(zhèn)時賢相回人鏡,報德慈親點佛燈。 —— 李洞《感恩書事寄上集義司徒相公》4.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 白居易《燕詩示劉叟》5.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 白...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出自《七絕·改西鄉(xiāng)隆盛詩贈父親》。詩句全文: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guān),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翻譯:孩兒立下志向走出家鄉(xiāng),學習不取得成就絕不回來。死后何必將尸骨埋葬在故鄉(xiāng)的土地,祖國到處都是秀麗的山河,可以作為安息的地方。注釋:青山...
1、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2、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3、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4、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杜甫《贈衛(wèi)八處》5、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盧全《示添丁》6、...
1、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白居易《燕詩示劉叟》2、來時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王建《渡遼水》3、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貫休《行路難》4、怡然敬父執(zhí),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qū)兒羅酒漿。——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5、父憐母惜摑不得,卻生癡笑令人嗟。——...
" 15. 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游子吟》是唐代詩人孟郊創(chuàng)作的一首五言古體詩,歌頌了母愛的偉大與無私。1. 《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 2. 《格言聯(lián)璧》:"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3. 《勸報親恩篇》:...
1.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2.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guān)漢卿《雜劇·溫太真玉鏡臺》3.與爾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見,邇來三四春。——白居易《念金鑾子二首》4.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5.父歸墳兮未朝夕,已分黃金爭田宅。—...
——杜甫《贈衛(wèi)八處士》14、出門求伙伴,入戶辭父兄。——元稹《估客樂》15、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陸游《觀村童戲溪上》16、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王建《水夫謠》17、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白居易《燕詩示劉叟》18、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