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
來源:懂視網(wǎng)
責(zé)編:小OO
時間:2022-05-24 03:33:24
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
四面楚歌是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一般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該成語是源自一則歷史典故轉(zhuǎn)變而來,最早出自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該成語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歷史典故;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經(jīng)過幾次激戰(zhàn),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導(dǎo)讀四面楚歌是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一般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該成語是源自一則歷史典故轉(zhuǎn)變而來,最早出自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該成語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歷史典故;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經(jīng)過幾次激戰(zhàn),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四面楚歌是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一般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該成語是源自一則歷史典故轉(zhuǎn)變而來,最早出自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該成語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
歷史典故
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經(jīng)過幾次激戰(zhàn),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
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jīng)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間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jīng)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以酒解憂,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難過。
項羽說道:“不能在此四面楚歌之地等死?。 北懔⒖舔T上馬,率部下壯士八百多人,趁夜突破重圍,向南飛馳而逃。天快亮的時候,漢軍才發(fā)現(xiàn)項羽跑了,劉邦命令騎將灌嬰帶領(lǐng)五千騎兵去追趕。項羽渡過淮河,部下壯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不久,漢兵追上了他們,項羽自己估計不能逃脫了,又感到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最終自刎于江邊,劉邦獨攬?zhí)煜隆?/p>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0731-84117792 E-MAIL:11247931@qq.com
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
四面楚歌是指四面八方皆響起楚地的山歌,一般比喻四面受敵,孤立無援。該成語是源自一則歷史典故轉(zhuǎn)變而來,最早出自漢代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jì)》:“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dāng)?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該成語含貶義;在句中一般作定語。歷史典故;公元前202年,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yīng)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的項羽部隊。經(jīng)過幾次激戰(zhàn),最終韓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計策,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