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別老母》
清·黃景仁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fā)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fēng)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譯文:即將去往河梁,掀起門簾依依不舍的與母親告別,愁容滿面,凄切悲涼,欲哭無淚。在這風(fēng)雪之夜,不能在母親身邊盡孝卻要掩柴門凄慘地遠(yuǎn)去,不禁感嘆:養(yǎng)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沒有啊。
2、《思母》
元·與恭
霜殞蘆花淚濕衣,白頭無復(fù)倚柴扉。
去年五月黃梅雨,曾典袈裟糴米歸。
譯文:看到寒霜把蘆花摧殘,不禁落下了傷心的淚水;滿頭白發(fā)的老母親再也不會到門口倚靠著柴門盼望我、看望我了。去年五月梅雨時節(jié),家中糧斷,只好典袈裟糴米回家,奉養(yǎng)母親。
3、《送母回鄉(xiāng)》
唐·李商隱
停車茫茫顧,困我成楚囚。
感傷從中起,悲淚哽在喉。
慈母方病重,欲將名醫(yī)投。
車接今在急,天竟情不留!
母愛無所報,人生更何求!
譯文:將車子停下來,茫然的回顧周邊,感覺自己就像楚囚一般困頓窘迫。憂愁傷感從中驀然升起,悲傷的眼淚如鯁在喉。慈母剛剛得了重病,我就想要送她去拜訪名醫(yī)??墒蔷驮诋?dāng)車子急迫接送時,蒼天就無情地帶走了我的慈母!母親對自己養(yǎng)育之恩都無法報答,人生在世還能追求其他的東西嗎?
4、《西上辭母墳》
唐·陳去疾
高蓋山頭日影微,黃昏獨立宿禽稀。
林間滴酒空垂淚,不見丁寧囑早歸。
譯文:高蓋山頭映射在落日余暉下,黃昏時我獨立林中,只有幾只鳥兒歸宿窩巢。在母親墳?zāi)骨凹赖鞄椎伟拙疲共蛔I水流了下來,再也聽不到母親叮囑我早早回家的聲音了。
5、《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譯文:慈祥的母親手里把著針線,為即將遠(yuǎn)游的孩子趕制新衣。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像小草那樣微弱的孝心,能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