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讀后感800字怎么寫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活著讀后感800字首先可以寫《活著》的創(chuàng)作背景以及內(nèi)容簡介;2、接著可以寫《活著》的主人公徐福貴悲慘的一生;3、其次可以寫書中令我觸動的情節(jié);4、最后結(jié)尾部分可以寫我對于活著這個書名的理解以及從這本書中得到的感悟。
活著讀后感800字1
讀完《活著》,我感到的是一種低沉的怒吼,無聲的震撼。小說中沒有精心雕琢的文字,沒有蓄意煽動的悲情,甚至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波瀾壯闊的人生。當所有人都仰望燦爛星空的時候,作者卻將目光轉(zhuǎn)投于最為卑微的草根之中。以作者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在卑微的草根中所蘊含的令人心驚的力量。
人為什么活著?這永遠是一個問題,答案也因人而異。有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物質(zhì),有人活著是為了追求精神,有人活著是為了親情與愛情。可當一個在物質(zhì)上一貧如洗,在精神上混沌未開的人看著他至親之人一個個離去之后,這樣痛苦的人生,活著又有什么意義?
其實恰恰相反,生命的意義往往藏匿在痛苦之中,生命只有經(jīng)受過痛苦的淬煉才能變得完整與通達。試想年輕時的福貴,終日揮金如土,游戲人生??伤⒉涣私庾约簽槭裁椿钪犙郾銥樵撊绾螕]霍時光而苦惱。
這樣的行尸走肉,又能看到什么活著的意義。而當年邁的福貴經(jīng)歷過人生的大悲大痛之后,給既是作者又是人物的青年講述自己之時,在那瞇縫地眼中卻無不透視著超邁的豁然。如此對比之下,年輕和年邁的福貴哪個更有活著的意義呢?
活著本身就是尋找活著的意義的過程。這個過程注定痛苦,可痛苦并不能代表活著的意義。人類最終追求的是從痛苦中誕生的幸福。
對幸福的定義是發(fā)至內(nèi)心的滿足和愉悅感,可放眼如今,人們的生存環(huán)境愈來愈優(yōu)越,可幸福感卻不升反降,究其原因,只能說富足的物質(zhì)雖然提升了生活質(zhì)量,卻更膨脹了人類的欲望,增多了滿足的需要。
這樣下去,幸福便如一架永無盡頭的天梯,盡管不斷攀登,幸福卻總在上方。而福貴一家人,盡管在般的痛苦中無助漂浮,卻一直有一份滿足存于心中。家珍即使在兒女喪盡,重病將死之時,仍然可以滿足的總結(jié)自己的一生,并在生命的最后深刻,無比溫情的對福貴說:“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边@一句話,勝過多少金山銀海,勝過多少海誓山盟。
即使在無邊的黑暗中,人生也總有一絲光芒如同峭壁上的纜繩,給人活下去的力量。這一絲光芒便是希望。正如雅典娜在裝滿洪水、瘟疫和戰(zhàn)爭的潘多拉魔盒中偷偷放入希望。命運也總會在人面臨絕望之際,重新給予生存的理由。當福貴一次次親手埋葬至愛的親人,苦難無數(shù)次疊加,可現(xiàn)實仍然為他保留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希望。
有慶沒了,還要撫養(yǎng)鳳霞:鳳霞沒了,還要照顧家珍:家珍沒了,還要顧及二喜:二喜沒了,最后還有苦根。命運就這樣一路使他絕望,卻又留下一絲希望。他被這一絲希望牽引著走過大半生。可到最后,苦根也沒了。這時的他還有什么希望呢?我想這時的福貴老人活著已不需要指引,他已經(jīng)真正看透了死亡。
死亡,不過就是那么一回事。雖不至莊子鼓盆而歌那般灑脫,卻也可在心中達到一種平靜和從容了吧。活著的人終究會死,而死去的人不能復(fù)生。既然與親人重聚只是遲早,那為什么不將就著過完余生呢。人生到達福貴老人這樣的狀態(tài),是痛苦或是幸福,都不重要了。
痛苦中誕生的幸福,絕望中孕育的希望,最終凝練成兩個字:活著!人生只為活著而活著,而活著二字已囊括世間所有。
縱觀整部小說,作者是以福貴老人之口,從一個側(cè)面深究人性的頑強與堅韌。當然,優(yōu)秀的小說總是要有對整個時代的鋪陳與評論?;春?zhàn)役等都被設(shè)定為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而在那樣的恐怖時代,更有像有慶和春生之死那樣駭人聽聞的現(xiàn)實。宏大的背景和驚人的事件最終都是為了襯托出卑微而偉大的生命,《活著》就是一部考驗生命極限的作品。
當生命經(jīng)過痛苦與磨難的考驗之后,得出的結(jié)果是:生命會因時間的流逝而融化,但絕不會為痛苦的重壓而折斷。
活著讀后感800字2
用了三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當時真是感慨良多,現(xiàn)在坐在電腦前敲下這些字,略記一下我的思緒。
對余華的關(guān)注也是因為別人,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余華的筆下的世界讓我認識了另一種人生。
對于這本書,早就想讀了,只是當時沒有找到,于是先讀了《許三觀賣血記》,不同的故事卻又有著某種相似。
余華,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3歲時隨父母遷至海鹽,在海鹽讀完小學(xué)和中學(xué)。曾經(jīng)從事過5年的牙醫(yī)工作,1983年開始寫作,已經(jīng)完成長篇小說4部,中篇小說集6部,隨筆集3部,其作品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在近三十個國家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xué)獎(1988年),法國文學(xué)和藝術(shù)騎士勛章(2004年),中國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等?,F(xiàn)為杭州市文聯(lián)專業(yè)作家。
這本書以一個故事的講述作為脈絡(luò),我作為一個旁聽者,和觀眾一起聆聽著故事親身體會者的講述。主人公叫做福貴,典型的中國古老的名字。以前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代表著自己和祖輩的寄托。福貴的家人當然也是想他能夠大福大貴,可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接下里的故事了。如果名字能夠決定一切,那么中國會減少多少悲劇啊,可是寄托只是寄托,和現(xiàn)實還是有很多難以企及的差距。年輕的福貴生活放蕩,紈绔子弟可以說,家境優(yōu)越,地主父親??墒窃绞沁@樣的家庭就越難有優(yōu)秀的兒女,福貴的眼中,生活就是享受和揮霍,不顧父親的反對,不顧妻子的心傷…終于有一天,他把家業(yè)敗光了,輸在了賭博上,輸給了龍二。為了還債,父親賣了家業(yè),搬出了祖宅。然后父親去世了,或者說是被他氣死的,接連的不幸還在繼續(xù)…
一個人只有有所經(jīng)歷才會有所成長,仿佛福貴也就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向龍二租了五畝地,然后開始了未來的生活。所謂禍不單行,岳父帶走了妻子家珍,只留下了自己,母親和幼小的女兒。不久妻子帶著剛出生的兒子回來了,一家人團圓。其實無論多么不幸,只要有愛就還是會有幸福的。又過了不久,母親病了,妻子安排福貴到城里請醫(yī)生,可是意外又發(fā)生了。陰差陽錯間他進了軍隊,開始了幾年的膽戰(zhàn)心驚,后來解放軍解放了全中國,也解放了福貴?;氐郊依锏母YF,母親去世了,可愛的女兒也因為一場病而又聾又啞…
生活還在繼續(xù),此刻的福貴已經(jīng)完全脫胎換骨了,他知道了自己的責(zé)任,明白了自己的生活。那段中國的歷史,真的不是我們正常人可以承受的。
生活如果沒有了信仰和追求,就算是茍延殘喘,無異于行尸走肉。雖然沒有了物質(zhì)財富,但還有天倫之樂,還有妻女相伴左右,又有什么可追求的呢?
貧苦的生活困擾著每個普通中國人,包括福貴一家。兒子有慶,到了一定的上學(xué)年紀,他們?yōu)榱擞凶銐虻腻X,決定將女兒鳳霞送給別人撫養(yǎng),后來給了別人當傭人。但是與鳳霞的愛,還是讓他們決定留下鳳霞,一家人一起,什么困難都可以戰(zhàn)勝。很快到了大躍進時期,此刻的妻子因為常年勞累得了軟骨病,妻子本是大家小姐,因為他卻又過著如此艱辛的生活。有慶和鳳霞都是懂事的孩子,這或許也算是不幸中的有幸吧!可事情很少有絕對的,因為善良,有慶為縣長夫人輸血結(jié)果因為醫(yī)生的自私和想要邀功,讓年輕的有慶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當然最早知道這個噩耗的是福貴,雖然他極度忍受不了,但為了妻子和女兒,他還是把有慶埋在了村西的地里,找個借口安慰還在病中的妻子。可夜夜的腳步還是暴露了事實,妻子還是知道了真相。一度,他以為妻子已經(jīng)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善孥E還是發(fā)生了,妻子竟然好了,能正常生活了。
沒有了兒子,女兒還是他們的牽掛。因為又聾又啞,到了出嫁年紀的鳳霞只能在羨慕中和別人的閑話中度過自己的每一天。終于有一天,女兒迎來了她的春天。雖然這個女婿是個偏頭,但是女兒與他兩情相悅,這就足夠了。而且這個女婿還真的是個好人。女婿名叫二喜,風(fēng)風(fēng)光光地娶走了鳳霞,兩個人生活還算不錯。福貴和家珍都很滿意,有一天女兒女婿告訴他們他們也有了愛的結(jié)晶,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墒区P霞的生產(chǎn)卻帶走了她的生命,還是在那家醫(yī)院,那個奪走有慶生命的醫(yī)院。
家珍不久之后也去世了,因為病魔,因為傷心,因為無牽無掛。只剩下他,女婿,還有女兒的孩子,苦根。二喜帶著苦根每天工作,懷念鳳霞??墒牵萋┢膺B夜雨,二喜被石板活活夾死了。當他趕到那家小小的醫(yī)院,已經(jīng)見不到二喜的最后一面了。帶著苦根,生活還是要繼續(xù)。
苦難已經(jīng)經(jīng)歷太多,就不會因為苦難的深入而有所難以承受了。
苦根真的是個苦孩子,沒見過母親的芳顏,不久父親又去世了。
可是命運還是沒放過他,因為貧窮,苦根竟然被一碗很難吃到的豆子撐死了。這種死法,也許有人會覺得很可笑,可是透過表面卻有難以言盡的凄涼。
于是,就只剩下他了,孤獨的存在這個世上。最痛苦的不是死去,而是留下來承受所有的痛苦,可是他已經(jīng)不再痛苦了,因為他所愛的人都已經(jīng)遠離痛苦了。
后來,他的伴侶變成了一頭牛,至少這樣他就不會孤單了。人生的最后時光,和一頭牛相伴,他也學(xué)會了自娛自樂。沒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即使沒有一個人相伴,為了死去的親人,愛人,還是要繼續(xù)活著…
一個人的生活,沒有什么舍不得,該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誰也留不住。
活著,有意義就好,還是有很多不好表達…
我們都要好好活著。
活著讀后感800字3
活著,承載了多少意義、情感和力量呢?是進行時,是生命的持續(xù)狀態(tài),是靈魂的永恒追尋。
看完《活著》,想說說關(guān)于"活著",這樣廣大卻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句都顯得蒼白,每一聲嘆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著,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jīng)歷的狀態(tài),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臺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恒的國度里。而活著和永恒,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于是沒有永恒的方向,迷茫地活著。
當我們聽著故事的敘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jīng)歷娓娓道來,感覺著他活著的狀態(tài)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著,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guān)切,無視現(xiàn)實的責(zé)任;風(fēng)云突變后,掙扎地活著,戰(zhàn)場上經(jīng)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活著的底線挑戰(zhàn),情感上體會為父為夫角色的重擔(dān);看盡生死后,麻木而樂觀地活著,無牽無掛,無淚無述,也無欲無求。"少年去游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們會默然發(fā)現(xiàn),活著是一種狀態(tài),僅僅一個詞,悲慘抑或苦難、凄涼、無奈,無法展現(xiàn)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深入觸及。小說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游混于社會的闊少爺變成一無所有的佃農(nóng),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后持家生活的"頂梁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后來飽嘗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苦痛。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余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diào),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chǎn)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余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征兆,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說。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希望。他熱愛他的兩只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xué)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們都天真地以為悲劇該結(jié)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于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樂。
"我看著那條彎曲著通向城里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后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蕩的年月,因為并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zhàn)栗。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著"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nèi)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紛爭的平靜?,F(xiàn)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著,縱使要擔(dān)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yīng)當便是生命的力量罷。
余華這么說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jīng)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就是這篇《活著》。"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叫喊,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zé)任,去忍受現(xiàn)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傷的情節(jié)之間,福貴仍然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述說苦難的時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
正如你終于會明白,無論現(xiàn)時我們經(jīng)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悅,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xù)活著,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細節(jié)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jié)果。那個結(jié)果對現(xiàn)時的我們毫發(fā)無傷。告訴我,誰還在不堪著高考的煎熬,失戀的痛苦,或者某個傷疤最初的鮮血淋漓?
我仿佛已經(jīng)看到許多問號:這樣,我們的生存還有什么意義?
嗯,就像那誰說的,企圖探究活著的意義注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并無意義。
那到底該怎么活著?
老人對生命的態(tài)度總是讓我很敬畏。在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動蕩后,眼前的一切都已經(jīng)變得無所謂了。他們不擔(dān)心是否會被炒魷魚,不擔(dān)心是否有戰(zhàn)爭,不擔(dān)心下一周的股市行情——或者說是不愿去操心了。這就如同余華所說的——就是為了活著而活著。
這么說來,老人的態(tài)度也就是孩童的態(tài)度了。在我們絞盡腦汁去尋思到底什么是活著、該怎么活著的時候,造物主在我們背后偷偷的笑了。原來,他早已把答案告訴了我們——終點就是起點。我們在一開始就已經(jīng)手握答案,只是這輕易而來的結(jié)論在沒有經(jīng)歷現(xiàn)實的驗證之前我們不愿意相信。于是,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驗證它。驗證結(jié)束,生命也就接近終點了。
呵呵,無數(shù)大家都說不清的事,我怎么又能說的清呢。我只是在看完余華的《活著》以后說一些關(guān)于活著的話而已。
又或者,"活著"更本不需要我們?nèi)ザ嘌?。我們還是像福貴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然后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跟一個路過的人一起翻閱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回憶,最后拍拍屁股,在夕陽下抽著煙斗回家去!
活著讀后感800字4
“這輩子想起來就這樣過來了,過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宗耀祖他算是看錯人了,我啊就這樣的命。年輕的時候靠祖上留下的錢風(fēng)光了一陣子到頭來命都差點丟了。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像我這樣說起來是越混越?jīng)]出息可壽命長,我認識的人一個挨著一個死去我還活著。”
——余華《活著》
《活著》是一篇讀來讓人感到沉重的小說,那種翻開書頁的不忍,那種合上書本后的隱隱不快,我很想知道一個人需要怎樣的信念和意志力,才能支撐他在遭遇到一連串的打擊后還能頑強的活下去。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雙親的痛楚,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的打擊,終于的落單與那頭老牛,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回首曾經(jīng),他需要多大的勇氣?!耙孕Φ姆绞娇?,在死亡的伴隨下活著?!备YF是生者的贊譽或是悲哀,之于他我更多的是同情卻又不得不為他的淡然而心生絲絲敬意——他用平靜的面容掩飾著他內(nèi)心的波濤洶涌。他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平淡是福,活著真好。
是呀活著真好,更何況是活在幸福當中。一直以來我都是個平凡的女孩,平凡的家世,平凡的樣貌,平凡的日子波瀾不驚,也曾幻想過不平凡,也曾希望自己的日子能過的轟轟烈烈,然而父母告訴我,平凡點好,平凡了就會淡然,就會寵辱不驚學(xué)會獨立學(xué)會堅強;老師說平凡好,平凡了就能一心一意的讀書,平凡了才能在一派浮躁中沉淀、成長;朋友亦說,平凡好平凡了就能每天都開心得沒心沒肺。平凡好嗎?我對著鏡子問那滿鏡的平凡,鏡子里的朦朧玻璃后的水銀說,平凡好,平凡自己成就了別人是一種幸福。
于是某天,在那窄窄的閣樓,我在散發(fā)微微霉氣的書架上尋覓的時候,那本薄薄的小書兀自闖入我的鏡片,泛黃的書頁,向我傾訴著它的不簡單,那個叫做余華的人,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diào)娓娓敘說一些其實正常卻也不正常的故事,福貴于是闖進了我的生活,情緒在那娓娓敘說的過程中起了漣漪,《活著》就是這樣,用一種滲透的表現(xiàn)手法完成的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xué)追問??v使余華不是一個擅于煽情的作家,然而與平常之處的發(fā)掘,那漫不經(jīng)心的筆觸卻直擊讀者的心靈。
人之處總是單純得像杯白開水,那時候的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平凡什么是轟烈,那時的自己做任何事情都沒有強烈的目的,也許是一時的好奇也許是一時的氛圍讓自己有了瞬時的沖動。于是,那個時候的自己總與“半途而廢”相伴,也總會為了搭幾塊積木而拒絕吃飯——這一切,全看興趣的大小。在現(xiàn)在看來小時候的行為是那么的脆弱,因為背后支撐這一行為的唯有興趣,全沒有什么“崇高的信仰”抑或“理想”。然而那個時候的自己也從不會迷茫不會對自己的生命感慨萬千,于是,那時的生命也是最有韌性的——活著,僅僅是為了活著。
很多時候,遠離親人遠離朋友的日子里,感覺幸福一下子遠行,孤獨與寂寞,傷心與難過,許許多多的想法在夜深人靜的時候襲來,有過快樂的憂傷,也有憂傷的絕望,揚起的嘴角,是那么的倔強,沒有淚水沒有過多的話語,只有心痛。一個人的堅強,那種超負荷的難捱只有自己才能體會。然而所有的悲觀在遭遇到福貴時變得一文不值,所有的失落在遇上福貴時變成了有幸。我不是不快樂,而是還沒有適應(yīng)快樂。所以如果有幸我要自己承擔(dān)安慰有時候捉襟見肘,自己不堅強也要打著堅強,還沒有衣不蔽體食不果腹,我沒有資格難過,我還可以把快樂寫得源遠流長。
好好享受每一天的點滴,好好活著,為了自己也為了關(guān)心自己的人,為了這更長更遠的明天好好活著。
活著讀后感800字5
主人公福貴青年時是一個闊少爺,嗜賭成性的他將家中祖輩積攢下來的龐大家業(yè)全部輸光,省悟后的他和母親、女兒過起了窮困潦倒的日子。然而,上天似乎注定要他為青年時的過錯付出沉重的代價:他去為母親求醫(yī),半途上卻被國民黨殘兵抓了壯丁;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需要輸血,結(jié)果兒子被不負責(zé)任的大夫抽血過量致死,后來發(fā)現(xiàn)縣長竟是福貴在國民黨軍隊時同生共死的小戰(zhàn)友春生;鳳霞嫁了個好女婿,可沒想不久就死于產(chǎn)后大出血;兩個孩子去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幾年后,二喜在一次工地事故中慘死,福貴便把外孫接到了鄉(xiāng)下和他相依為命;可是好日子沒幾年,小苦根因貧,吃豆子時被撐死,失去了幼小的生命。最終,孤苦伶仃的福貴買了一頭待宰的老牛做伴,每天朝出暮歸奔波于田間……
名為《活著》,講述的卻是關(guān)于一個個關(guān)于死亡的事情。它在一個廣闊的歷史背景下展開敘述,但有意地淡化了社會政治背景,而更主要的是把它當作孕育苦難的生存環(huán)境,一個磨練人性的“煉爐”。如果沒有這條不可否認的環(huán)境線索,人物和事件就像照相館里拍一寸照,換來換去都是一抹色單調(diào)的背襯。主人公福貴的一生就掙扎在這樣一個“煉爐”中,他經(jīng)歷了從大富大貴到一貧如洗的物質(zhì)生活的巨大變遷,經(jīng)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震蕩與困窘,目睹身邊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逝。
許多評論家認為,《活著》是余華創(chuàng)作的一個分水嶺,是作者在自己進行先鋒性文本創(chuàng)新無門的時候,尋求出來的一條新路。然而作者自己似乎都還沒有準備好如何走下去,這從作品的前半部分流露出來的很大的隨意性就可以體現(xiàn)。任何讀者都會覺得小說開頭更像是孩子信手的涂鴉——“我比現(xiàn)在年輕十歲的時候,獲得了一個游手好閑的職業(yè),去鄉(xiāng)間收集民間歌謠。那一年的整個夏天,我如同一只亂飛的麻雀,游蕩在知了和陽光充斥的村舍田野……這位老人后來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樹下,在那個充滿陽光的下午,他向我講述了自己。”這是一篇在隨意中完成的小說,與同時代的蘇童、莫言風(fēng)格類似。
就像作者在小說前言中所說,“人是為或者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同時,余華也不是一個鐘情煽情的作家,因此他在創(chuàng)作中也用用一種近乎冰冷的筆調(diào)娓娓敘說一些其實并不正常的故事,為了敘述而敘述,毫無矯揉造作之態(tài)。而所有的情緒就是在這種娓娓敘說的過程中中悄悄侵入讀者的閱讀。這樣說來,《活著》以一種滲入人心的表現(xiàn)手法完成了一次對生命意義的哲學(xué)追問。
小說主人公福貴過往的一生是痛苦的,然而,他淡然地講述了他無法想象的經(jīng)歷。福貴以死去親人的名字稱呼老牛,把對親人的思念和感情寄托到了老牛身上,而老牛似親人般給予了福貴繼續(xù)活著的希望。福貴與親人之間本能、樸素、溫暖的親情不僅沒有消失,而且在苦難的折磨下不斷得到充實和升華,并成為福貴坦然直面人生變故的精神支柱。如果有一天老牛死去,福貴活著的希望依然不會破滅,他還要為自己而活著,而且會好好地活著。因此,在小說的末尾,福貴鄭重其事地對他自己的后事做出妥善安排:他在枕頭下放上十元錢,以便發(fā)現(xiàn)尸體的人能夠好好安葬他。善待自己也是慰藉親人的一種方式。
“我知道黃昏正在轉(zhuǎn)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jié)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這是小說的最后一句。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蛘卟恍腋5?,生命僅僅只是一種存在,它和其他萬物一樣并無任何意義。對命運最有力的反抗,是對生命的召喚。不管是為了崇高轟轟烈烈地死,還是不為任何卑微堅韌地活著,都是一種生命的尊嚴。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聲明:本網(wǎng)頁內(nèi)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quán)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