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之”在句子中往往跟在謂語后面做代詞,充當賓語;如“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先秦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譯文:削弱秦國對晉國有利,希望您(君主)考慮謀劃這件事。)
2、當“之”后面是表地點的名詞時,會用作動詞,翻譯為“到……去”;如“吾欲之南海”(清朝彭端淑《為學一首示子侄》)(譯文:我想到南海去。)
3、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西漢司馬遷《鴻門宴》)”(譯文:希望您全部告訴項王我不敢背叛項王的恩德。)
4、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可譯為“的”;如“外無期功強近之親(魏晉李密《陳情表》)”(譯文: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
5、賓語前置中的“之”沒有具體意義,只起到提賓的作用,可不翻譯;如“何厭之有?(先秦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譯文:有什么能讓他滿足的呢?)
6、定語后置中的“之”沒有具體意義,只是定語后置的標志,可不翻譯;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先秦荀子《勸學》)”(譯文: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健的筋骨。)
7、跟在時間詞語后面作為“音節(jié)襯詞”,不翻譯;如“久之,能以足音辨人。(明代歸有光《項脊軒志》)”(譯文:時間長了,能根據(jù)外面人們走路的腳步聲辨別是誰。)
聲明:本網(wǎng)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TEL:177 7030 7066 E-MAIL:11247931@qq.com